光溫室蔬菜生產適推新技術
發布時間:2019/11/6 10:42:14 作者:光溫室蔬菜生產適推新技術
從1992年到現在,武邑縣日光溫室蔬菜種植經歷了十幾年的風風雨雨,該縣農牧局技術人員不斷總結當地菜農經驗,并借鑒外地先進技術,開發了多項設施蔬菜新技術,為當地蔬菜生產積累了一些經驗?,F將這些新技術匯總如下:
一、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
順定植溝挖60厘米寬、40~50厘米深的溝,溝內填滿秸稈,同時每畝地的秸稈撒上15~20公斤尿素和**菌摻和均勻,然后將土回填,在上面定植黃瓜。這就是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,應用該項技術的好處是減少化肥投入,降低成本,改良土壤,防病***。
二、溫室單棚***供水系統的滴灌技術
改變了原來滴灌公用供水系統,每個棚挖一個10立方米左右的儲水罐,再配一個750~1000瓦的小潛水泵,做有壓水源,想啥時澆水就啥時澆,同時可以將易溶的化肥放入儲水罐,將肥隨水滴在黃瓜根際,使營養更加充分均勻地供應根系。采用該技術可以明顯降低棚內濕度,減輕病害;減少用*****;節約用水60%以上,用水量減少可以提高地溫2℃以上;可以邊干活邊澆地。
三、以膜下溝灌為主的溫室控濕技術
武邑縣幾乎所有的菜棚都采取了膜下溝灌技術,菜農還在溫室的大行間鋪些柴草,或將大行、棚室前沿的***露地面用地膜全覆蓋,不但節約了用水,還大大降低了棚內濕度,減輕了病害發生。
四、新棚型應用技術
“武優III型”新棚型:這種棚室采用機筑墻,后墻體下口寬5~6米,上口寬2~3米,棚跨度10~12米,脊高4.5米,有的占地面積更大,提高了大棚的增、保溫性能。
五、溫室黃瓜———早春豆角兩茬栽培技術
溫室黃瓜在2月份套種豆角,黃瓜價格掉下來之后,開始主攻豆角,僅豆角每畝就可收入1萬元以上。
六、防蟲網、誘蟲黃板等物理防蟲技術
防蟲網、誘蟲黃板是***的物理防蟲方式,在扣棚后,立即在放風口處安裝防蟲紗,可阻止害蟲遷入棚內;利用害蟲的趨黃性,采用黃板誘殺,可**限度地降低蟲口密度。
七、插接技術
黃瓜苗的嫁接,改靠接為插接,縮短了黃瓜在苗床上的時間;愈合面積大,苗子緩苗快,長勢旺;無再生不定根,減少土傳病害的發生。
八、改黑籽南瓜嫁接為黃籽南瓜嫁接
用黃籽南瓜做砧木嫁接黃瓜比黑籽南瓜做砧木品質好、口感好,瓜條光澤度提高,商品性好。
九、增施有機肥,減少化肥用量
武邑縣棚室內土壤含肥量相當高,近幾年提倡增施有機肥,少施甚***不施化學肥料,這樣會使黃瓜病害減輕,死秧***。
分享到: |
上一條:溫室大棚的材料選擇與用材標準
下一條:蔬菜大棚建設有效提高經濟效益的方法